3月7日晚,披露了一則重要人事調整消息。

數據來源:上市公司公告數據來源:上市公司公告

根據公告,珠江啤酒副董事長JanCraps(中文名楊克)正式遞交辭呈。楊克此前在珠江啤酒擔任多項關鍵職務,包括董事、副董事長以及董事會戰略委員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提名委員會委員等。此次辭職後,他將不再擔任該公司任何職務。

早在2月27日,大消費之家就曾報道楊克辭去百威亞太職務的消息。珠江啤酒作為中外合資公司,楊克本是百威方麵派駐的代表。那麽,楊克既然已經離開百威,辭去珠江啤酒的職位似乎是理所應當。對於百威亞太人事變動的“連鎖反應”還是否會持續,也將值得關注。

楊克係百威派駐代表,貴為珠江啤酒二當家但未領其薪酬

公開資料顯示,在加入珠江啤酒之前,已在百威集團工作多年,擁有豐富的市場推廣、銷售及物流管理經驗。他曾擔任百威集團亞太區域南部總裁、加拿大區域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等職務。

圖中人物係珠江啤酒原副董事長楊克

關於楊克的離職,珠江啤酒解釋稱是工作調動,還表示經營工作不受影響,那麽這種說法是否真的可信?畢竟,公開資料顯示楊克的任期始於2020年7月21日,他的離職是否與任期有關,還是另有隱情?

實際上,楊克接任的是王仁榮,而王仁榮離職時,珠江啤酒也曾發布過類似公告。2020年6月17日晚間,珠江啤酒曾發布公告稱,王仁榮因工作調動辭去公司副董事長及在董事會各下屬委員會的職務。

對此,珠江啤酒曾對外解釋稱,公告中提及的高管是百威英博委派到珠江啤酒的人員,所以這一人事變動主要源於百威英博內部的人事調整,並不涉及珠江啤酒本身經營層麵人員的變動。那麽,這一次楊克的離職是否也遵循了同樣的邏輯?珠江啤酒與百威英博之間的關係又是怎樣的呢?

這一切似乎都要從珠江啤酒的第二大股東說起。

據天眼查顯示,珠江啤酒的第二大股東為INTERBREWINVESTMENT INTERNATIONAL HOLDING LIMITED(英特布魯投資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英特布魯國際”)。

數據來源:天眼查數據來源:天眼查

公開資料顯示,英特布魯國際是百威英博集團旗下的子公司。早在1984年,百威英博就與籌建中的珠江啤酒展開技術交換和合作生產;2002年,英特布魯國際投入1.6億元,持有珠江啤酒24%的股份。

此後,通過多次注資和增持,英特布魯國際最終成為珠江啤酒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達到29.99%。在此過程中,英特布魯國際還向珠江啤酒派遣了高管,其中就包括董事兼副董事長一職。

珠江啤酒2023年報顯示該公司法人/負責人為楊克,另外天眼查的信息卻顯示其負責人仍為王任榮。無論事實究竟如何,這些線索似乎都將副董事長職位的關聯方指向了這家公司。

數據來源:上市公司公告數據來源:上市公司公告數據來源:天眼查數據來源:天眼查

在珠江啤酒2023年報中,時年46歲的楊克在公司高管中的排名位居第二位,僅次於董事長王誌斌,高於副董事長兼總經理黃文勝。那麽,這樣的職位排序是否意味著楊克在公司內部擁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力?

此外,楊克還在董事會的多個委員會中任職,其中在戰略委員會的排名位居第二,這是否進一步凸顯了他在公司戰略決策中的關鍵角色?再看他的履職情況,2023年,楊克現場參與董事會一次,而通過通訊方式線上參與了四次。

然而,有一個細節令人感到困惑,楊克在2023年從公司獲取的薪酬總額竟然為0。要知道,珠江啤酒2023年累計為高管團隊發放的薪酬總額高達1410萬元,其中八名高管年薪過百萬。比如,董事長王誌斌領取的薪酬為142.14萬元,副董事長黃文勝為125.02萬元,副總經理為123.4萬元。那麽,楊克的薪酬真的會比其他高管少嗎?

數據來源:上市公司公告數據來源:上市公司公告

珠江啤酒年報顯示,楊克在公司的關聯方獲取報酬。而實際上,根據快消品網2023年5月31日發布的2022年大快消上市公司高薪高管排行榜,楊克以1834.2萬元的年薪位列第十二名。這一薪酬水平,是否意味著楊克在珠江啤酒的關聯方中獲得了與其在百威亞太首席執行官職位相當的重視和報酬?這也進一步表明,盡管在珠江啤酒的財報中顯示為“0”,楊克的實際薪酬並不低,而是通過其他方式或渠道獲得。

高端化渠道戰略成果初顯,後楊克時代能否延續增長?

在如此高額的薪酬之下,楊克的業績表現究竟如何呢?

實際上,珠江啤酒和百威亞太在業績趨勢上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局麵。2024年,百威亞太實現收入62.46億美元,同比減少7.0%;淨利潤7.26億美元,同比下滑14.79%。然而,同期珠江啤酒銷量卻同比增長2.62%,營業總收入增長6.56%,歸母淨利潤更是大幅增長30.32%。這種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兩家公司在市場策略、渠道布局和產品結構上的不同應對效果。

實際上,自楊克擔任珠江啤酒副董事長以來,珠江啤酒的業績表現似乎一直較為亮眼。營收增速持續保持為正,尤其在2023年突破了50億元大關。歸母淨利潤方麵,除了2022年出現小幅波動外,也保持著增長趨勢。那麽,這種業績表現是否與楊克的領導力密切相關?

數據來源:上市公司公告、大消費之家整理數據來源:上市公司公告、大消費之家整理

楊克以推動高端化戰略聞名。在百威亞太任職期間,他多次強調高端化是公司核心戰略,並積極推廣超高端啤酒,尤其是在夜場、現代渠道和高檔餐廳等場景。在百威亞太2023年業績說明會上,楊克曾提到百威亞太的超高端品牌已在全國63個城市的銷量突破百萬升。

珠江啤酒在楊克的影響下,似乎也複製了這種高端化與渠道拓展的策略。從2020年起,珠江啤酒的年報開始詳細披露各渠道產品的占比,包括普通、商超、夜場和電商等。

2023年,珠江啤酒在渠道拓展方麵表現突出,其中商超渠道營收同比增長38.51%,電商渠道和夜場渠道營收增速同樣高達13.32%和17.74%。此外,截至2023年末,珠江啤酒公司經銷商數量達到1471家,年內新增453家。

同時,珠江啤酒近年來對高端產品的重視也取得成效,高檔產品連續三年保持正增長,而中檔產品則有所下滑。這種產品結構的變化是否意味著珠江啤酒正在通過高端化轉型推動整體業績增長?

數據來源:上市公司公告、大消費之家整理數據來源:上市公司公告、大消費之家整理

楊克雖未在珠江啤酒領取薪酬,但其任職期間公司策略調整與業績增長的顯著表現,反映出新策略的積極影響。隨著楊克的離職,珠江啤酒能否延續當前的增長態勢?其增長的韌性是否足夠應對未來挑戰?這些問題都為珠江啤酒的未來發展增添了一份不確定性。

(轉自:大消費之家)